盐城:生态立市 力塑城市绿色品质

发布时间:2017-01-10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初心赢得未来。

  着力破解发展与保护“两难”,探索经济好、环境也好的双赢之路,是盐城深化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追求,是盐城环保人矢志不渝的目标,也是盐城绿色发展永远的初心!

  盐城市主要领导坦言,盐城通过大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积极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绿地行动三大计划,努力探索新常态下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的科学路径,朝着国家生态市建设目标冲刺。

  只有大道先行,才能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站位高,思路新,标准严,举措实;只有大道之行,才能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让生态自觉、生态自信化为最具幸福感、最有获得感的发展脉动!

  ——彰显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盐城充分发挥沿海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清洁能源占比达20%。持续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开展城乡河道集中整治行动。认真抓好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方案,逐项对账销号。扎实开展工业企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查处违法企业893家,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80个,全市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可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森林城市、森林小镇和森林村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绿化造林面积居全省第一。今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优良率突破80%,PM2.5平均浓度首次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绿色发展成为盐城鲜明特征。

  ——坚持转型升级,全力推动绿色发展。盐城在2014年较早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倒逼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和生态繁荣,在发展与保护的“两难”求解“绿色公约数”。一是能源转方式。培育壮大绿色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千万千瓦风电、千兆瓦级光伏为支撑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积极推广“风电车”、“风电水”、“风光渔”等“新能源+”综合开发模式,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目前,全市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省60%以上,占全市电力消费的23%,上半年节约标煤110万吨。二是产业转结构。这几年,盐城致力培植绿色产业,通过调轻调新调绿,实现调优调高调强,转型步伐加快。汽车逐步转向汽车服务业和新能源汽车;机械转向轨道交通、智能终端、通用航空和海水淡化设备;节能环保、大数据等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环保科技城,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雾霾治理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环保产业成为盐城首个千亿级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研发、产品、工程、服务到交易、教育培训全产业链布局。三是开发转形态。布局走向集中,重点打造六大沿海经济区,市县联手集中建设18个重点园区经济板块,推动各类企业向园区集中。制定出台沿海开发战略资源管控办法,对沿海岸线、风能和光伏、滩涂、盐田等战略资源实行市级统筹,统一规划、管理和使用。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坚持全市化工项目一个不再新上,沿海有污染排放项目一律不引、未通过环评一律不建、影响和破坏生态一律不要、治理不达标一律不放。如今,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1-9月,四项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比例已达国家、省年度考核要求。全市化工园区由10个减少为4个,化工企业从735家减少到306家,化工企业入园率达85.9%,盐城市区建成无化区。近日,清华大学第一个校外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成功落户盐城环保科技城,助推创新要素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

  ——坚持环保优先,着力保护生态资源。盐城生态资源丰富,全省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有两个在盐城,湿地总量全省第一,生态红线陆域保护面积全省最大。如何珍视呵护这一自然禀赋?一是主动扩大红线区域。2007年省里划定了盐城29个重要生态功能区,2013年扩大至49个,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21.77%,为全省最大。2014年,盐城在省级生态红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市级生态红线,增加1.7%的保护面积,比例增加至23.5%,比省“十三五”规划标准20%要求高3.5个百分点。二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推进国家自然保护区、盐都大纵湖、阜宁金沙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启动了大规模的“退渔还湿”工程,截至去年底全市湿地总面积达1153.7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1.5%,湿地总量全省第一。三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启动实施沿海经济走廊和生态走廊建设,组织了沿海绿化、城镇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四大会战”,在沿海兴建5个万亩林场,近年来全市森林总量增加100万亩,造林总量全省第一,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黄海森林公园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建湖九龙口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坚持综合整治,切实提升环境品质。2013年之前,盐城空气质量全省靠后,而现在,“好空气”成为最亮的招牌。这一“逆袭”,源于“立体式”的综合治理。一是全面改善空气质量。实行“能源转方式、产业调结构、城乡增绿化、工地控扬尘、秸秆禁焚烧”,对55公里内环高架全部实行无尘施工,杜绝尘土飞扬,2014年以来连续6个季度实现考核“零火点”,全省唯一。今年列入省计划的大气污染防治123项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二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把饮用水安全列为头号民生工程,组织开展通榆河沿线违建项目专项整治活动,建成占地3286亩的盐龙湖生态水库工程,组织实施总投资超过20亿元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十大工程,启动实施总投资65亿元的新水源地跨区域引水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1-10月份,全市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77.8%,达到考核目标要求,34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67.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平稳,年内未发生突发性水质异常事件。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乡河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市区220多公里河道、农村1.3万条河道整治疏浚任务,系统治理城乡黑臭河道。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已经达到96.9%。四是强化执法监管。2016年,是盐城环保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7月份以来,全市环保系统上下较好地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严格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大检查、“亮剑斩污”等40多次专项执法行动,执法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今年又专题部署在全市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安全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和为期5个月的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企一档建设,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完善机制,构建环保责任体系。近几年,盐城市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一是强化责任落实。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十三五”期间盐城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了八大类31项生态文明改革目标任务,并逐项落实工作要求、完成时限和责任部门。市委、市政府每年与各地、各相关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状,层层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二是加强环保立法。抓住盐城成为苏北唯一被省首批新赋予地方立法权市的契机,率先在生态环保方面加强立法,颁布实施了《盐城市绿化条例》和《盐城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条例》,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盐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条例》,通过加强立法强化环保刚性约束。三是完善考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工作实绩考核重点评价,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环境离任审计,制定了《盐城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动真碰硬追责问责。对这次中央环保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全市已对56名党政干部实行问责追究。通过严格责任追究,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履职尽责,真正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落到实处。

  把使命记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中,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把环境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实事落实落细,这,正是盐城走发展与保护双赢之道的密钥!

  【下篇】 决战“十三五”,推动生态环境拐点早日到来

  “十三五”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这场硬仗的“关键一招”,环境生态质量决定小康的水平。盐城副市长葛启发说,生态优则盐城美,必须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良好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道、惠民之要,加快建设富有盐城特色、彰显生态绿色的小康。

  “我们将把中央环保督察作为我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差距短板,严格执法监管,高标准、严要求抓好薄弱环节整改,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拐点早日到来。”盐城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周俊言辞恳切而坚定。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盐城市环保部门紧紧围绕进位争先目标,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强势推进环境执法,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全力服务科学发展,确保完成各项环保任务。

  ——重抓污染防治,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市政府把“空气质量稳定提升工程”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来抓,严格落实“八个严格”工作措施,扎实开展三项整治行动。一是治“两煤”,即燃煤锅炉和燃煤机组,全年整治燃煤小锅炉2000台以上,全面完成燃煤机组提升改造工作;二是控“三尘”,即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露天焚烧扬尘,开征建筑工地扬尘排污费,加强秸秆禁烧督查巡查,确保“零火点”;三是净“四气”,即燃煤废气、VOCs废气、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全面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加快推动新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认真开展PM2.5源解析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工作,确保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加强水污染防治。认真组织实施《盐城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国家和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深入开展主要供水河道重点断面水质考核和全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配合实施黑臭河流整治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全市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土壤环境监测力度,对重点园区、重点项目的环评文件中强化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推动实施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跨区域转运风险防范,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加快推进危废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放射源、重金属等环境监管工作。

  ——重抓执法监管,筑牢环境保护高压线。着力整改突出问题。对国家、省交办的问题以及年初市“两办”和市环保局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实行整改清单制,做到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全面强化环境监管,深入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活动,大力推进化工园区整治工作,扎实抓好重点领域的环境风险防控。2016年全面完成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一企一档”建设,全面建成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在环保政府网站统一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督促每个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都签订“环保守法承诺书”。切实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力保障环境安全。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全市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偷排直排和数据造假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贯彻执行新《环保法》,坚决实施查封扣押、按日计罚等狠招、硬招,不断完善环境执法司法联动机制,努力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对违法排污企业“打不疼、打不死”问题。

  ——重抓生态创建,擦亮宜居城市新名片。持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盐城在巩固现有创模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好国家技术评估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提高,争取我市第一批通过考核验收,并获得命名。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力争进位争先。全力推动亭湖、阜宁、射阳建成国家生态县(区),响水、滨海建成省级生态县。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力争进位争先。大力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加大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文明镇(村)、国际绿旗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力度,分年度排出建设进度表,打造一批示范精品工程,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重抓服务创新,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坚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空间上守住生态红线保护底线,行业上守住排放总量底线,项目上守住环境准入标准底线,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严把三关”“四个一律”的部署要求,努力推动绿色转型。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深入开展县(市、区)绿色发展评估工作,全面落实重点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扎实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研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机制,组织开展排污权交易活动,逐步试行企业“刷卡”排污,着力构筑绿色平台。科学编制“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在全系统组织开展年度特色工作评选活动,全力服务全市“三重”工作和“双十工程”,严格执行“四零”服务承诺和局领导班子成员挂钩服务制度,将沿海开发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纳入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2016年12月9日上午,全省“二减六治三提升”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盐城市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全省会议精神,会议要求:一是迅速成立领导小组。按照省里模式立即成立盐城市“二减六治三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若干工作组,从相关部门抽调专门人员,实体运作、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全市“二减六治三提升”的综合协调、督查推进等各项工作。二是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按照全省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盐城实际,迅速制定盐城市“二减六治三提升”的工作方案,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三是迅速召开工作部署会。传达全省会议精神,下达盐城“二减六治三提升”工作方案,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开展“二减六治三提升”各项工作。四是加强信息公开。进一步梳理近两年来市长热线12345、环保热线12369、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信访问题,条块结合,分区域交办相关地区,分条线交办市里相关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落实责任,限期办结,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组织专项督查,纪委监察、组织部门全面介入,跟踪督办;设立有奖举报,鼓励广大群众重点举报“六治”方面的问题;建立快报制度,每周向省里报告盐城工作的进展情况;学习浙江先进做法,在盐城电视台、盐阜大众报等主流媒体上开设专栏,公布举报电话,设立“红黑榜”,加强对重点环境案件的曝光力度,每周曝光一次。

  多维发力,多策并施,盐城环保战线接续奋斗的“精气神”迸发而出!

  更为可贵的是,行动自觉的背后是盐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慧眼与匠心——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不手软,加快推进环保制度改革不放松,恒常用力,久久为功,实现发展与生态互动双赢,彰显绿色宜居新形象。

  放眼广袤的盐阜大地,一座在全省领先、全国争先、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良好的生态福祉的生态文明标杆城市,正在向我们走来,正在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