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沿海集团党委把学习党史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学做结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抓好立足点、办好民生事,融合推动“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党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群众互动”一贯到底的工作格局。在集团“苏海先锋”党建品牌引领下,下属公司积极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各党组织找准服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发力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以实际行动回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立足发展大局 高标准制定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企业发展关乎每一位职工,“十四五”规划关乎企业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格局,省沿海集团党委高度重视这项谋篇布局工作,将其作为集团党委办实事的首项工作。党委书记、董事长牵头,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就关系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的关键事项启动2批共13项课题研究,形成成果支撑;集团召开8次专题研讨会,分条线召开6场意见建议征求座谈会,多种方式与国家、省、沿海三市“十四五”规划以及省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海洋经济规划等多轮衔接。在客观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规划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衔接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紧扣省级“沿海开发主力军”“沿海开发重要投融资平台”两个基本定位,立足“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现代农业”“海洋经济投资”三项主业,面向海洋、深耕主业、强基转型,升级打造“资源—资产—资本”循环闭环发展模式,定位精准、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对深化改革创新,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一流提升任务,不断释放企业经营发展活力,促进集团转型升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日前,该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并经过集团职代会审议获得职工广泛认同。
立足强链补链 推动重点项目落地
省沿海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强农业自主经营,努力当好百姓的“守粮人”。今年,集团自营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产出粮食近7万吨、果蔬2万吨,持续健全“种储销”产业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沿海力量。集团农发公司投资近3亿元在江苏沿海建设粮食科技产业园和粮食烘干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日加工2000吨的生产能力,有力服务周边社会化烘干仓储需求,帮助农民在家门口进行粮食烘干处理,积极稳定粮食安全供应。集团投资公司党委运用“党建+”理念,开展“创苏海先锋,建示范工程”主题活动,在灌云洋桥200MWp渔光一体光伏发电全额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建设现场,党员干部争做“排头兵”,抓进度、强质量、保安全,克服巨大困难,年内即将建成并网发电。同时公司借助项目建设助农帮扶,通过项目租赁临时办公场所和宿舍、后勤支持、日常采购等为村民带来收入近100万元。
立足民主管理 提升企业内部治理水平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集民智、聚群力,省沿海集团党委大力发扬民主,实实在在把职工群众当作推动企业发展的主体,保障职工参与权、知情权,最大限度凝聚发展共识。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是集团未来五年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集团工会专门召开工会主席联席会议,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共计44条。集团党委高度重视职工意见反馈,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纳入规划修订。集团注重发挥好职工代表和职代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功能,积极推动企务公开,主动向职工报告集团经济运行情况、工会工作、职工薪酬福利情况等,接受职工监督。今年五届三次职代会上,参会代表重点审议《集团“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从班子建设、主业协同发展、青年职工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充分发挥职工的表达权、参与权,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
立足服务一线 着力办好职工急难愁盼事
省沿海集团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员工为中心,深入一线调研,找差距、解难题,突出“实”字为民生,切实增强企业员工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沿海的农业企业处于江苏沿海滩涂,工作生活条件普遍较为艰苦,党委着力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环境。“硬件”方面,年度计划中续建新建15个项目,投资7255万元提升农业企业道路水电涵闸以及职工宿舍、厨房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条件。农发金东台分公司积极沟通协调维修海水养殖区损坏严重的道路,解决了困扰养殖户和职工多年的交通不便难题。“软件”方面,着力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做好薪酬改革后的跟踪管理,确保工资增长机制落到实处,督促落实好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方案的实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逐步提高职工福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党委还优化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机制,大力发现培养年轻干部,推动优秀年轻干部双向交流,选派一批青年职工到重大项目和关键岗位进行锻炼,促进年轻干部墩苗历练、台阶式成长,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随着集团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单身及外地青年职工增多,集团多部门研究提高职工伙食费标准,并建立定期调整机制,同时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为职工建好“放心食堂”。针对青年员工反映“住房难”问题,集团主动向省市人才工作主管部门协调,注册成为南京市“人才安居”企业,帮助符合条件的员工申请人才安居补贴、人才购房等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