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见霜,米谷满仓。眼下,淮安市金湖县,省沿海集团宝应湖退圩还湖项目(一期)区域内,宝应湖水清岸绿、空气清新,今年首次种植的近千亩稻田翻涌着滚滚金波,已然迎来本季丰收,碧青湖水与金黄稻穗交相辉映,共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宝应湖,百里长湖,素有“小西湖”之称。作为淮河流域高宝湖地区蓄滞涝水的湖泊,宝应湖还具有蓄滞涝水、供水、生态等公益性功能和渔业、航运、旅游等开发性功能。但在历史上,这里曾存在严重的圈圩围垦问题,湖面不断遭遇“吞食”,蓄水能力下降、水质日益退化,影响到湖泊功能的正常发挥。
如何让宝应湖重拾生态效能并最大程度利用好潜在资源?省沿海集团给出了她的方案。为清退湖泊保护范围内历史圩区,恢复湖泊自由水面,有效增加湖泊水环境容量,改善湖区生态,2023年,省沿海集团所属土地公司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共同承接宝应湖退圩还湖项目,保障湖泊防洪供水能力、改善湖泊与沿岸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废弃底泥进行土地复垦,为全省发展提供补充耕地储备。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从圈圩荒地到“粮”辰美景,湖泊“复苏”的过程,是最大化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空间拓展的过程,也是生产力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向“新”求“质”的发展过程。
“宝应湖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多年沉积鱼塘的底泥富含营养物质,可用于农田改良土壤、增强肥力。我们将湖区肥沃粘土施以土壤改良,使得耕地有机质含量增高、酸碱适宜,地力等级提高,受到了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高度认可。”金湖项目负责人王志介绍,项目抢抓工期,于百天内完成近200万方土方开挖、调运和填筑,顺利形成830亩新增耕地。与此同时,项目团队针对淤泥质土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及时优化调整方案,组织科技公司搭接施工、流水作业,55天完成新增耕地土地整治并交付种植,在耕地和非耕地资源保护、利用、拓展方面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生动案例,预计今年种植的第一季水稻亩产达千斤。
一边是百里沃土丰收在望,一边是无边水色映朝晖之景。在土地资源价值充分释放的基础上,项目也在同步开展生态修复措施,清淤区种植沉水植物,并投放适量的底栖生物和鱼类加快生态恢复,切实改善湖泊水环境、水生态,有效推进湖泊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提升了湖泊调蓄功能,增加自由水面3450亩。
“新质生产力为耕地保护、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希望将金湖退圩还湖项目作为样板项目,从中提炼可供复制的经验,最大限度地将每一寸耕地、非耕地资源合理利用,以生态自觉实现绿色发展。”省沿海土地公司负责人徐伟表示。
至目前,金湖退圩还湖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计划清退湖区面积约1.4万亩,预计形成补充耕地指标1666亩,初步设计概算3.73亿元,2025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