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梦圆,沿海开发加快推进

发布时间:2015-12-10

铁算算盘4887查询 

  长卷舒展向大海,千亿产业起宏图。

  初冬时节,走马如东106公里黄金海岸线,到处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重、特、大新兴产业项目比肩而立,撼人心魄。统计显示,到“十二五”期末,沿海前沿地区预计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4亿元,较“十一五”期末同比增长128%,占全县总量的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县总量的84%;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268%,占全县总量的63%;实现工业应税销售695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全县总量的82%。

  “黄金岸线”在陆海统筹发展中迸发出钻石效益,沿海前沿区域已经成为如东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重大项目的集聚区、转型发展的主阵地。

  看深水大港——

  口岸开放,“枢纽门户”呼之欲出

  港口是沿海城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引擎。港口兴则沿海兴。实践证明,只有落好“港口开发”这枚子,才能下好“沿海开发”整盘棋。而近年来如东县委、县政府对洋口港的开发建设无疑是推进沿海开发、实现率先发展的点睛之作。

  在江苏的区域经济版图上,洋口港地位独特:背靠苏北腹地,面朝黄海,北上有连云港、青岛,南下有上海、宁波,在地理位置上左右逢源、上下贯通;而且,科学探测数据论证,它是“中国沿海中部唯一能兴建20万吨至30万吨级的天然深水良港”。

  2003年11月18日,策应“江海联动战略”的洋口港开发,在如东长沙镇海边拉开大幕,数以万计的建设大军开进海边,匡围临港工业区、建设黄海大桥、构筑太阳岛、架设管线桥。到目前,洋口港已建成万吨级以上码头4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码头2个。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正式同意洋口港一类口岸开放,对外开放共6910米海岸线,15个泊位。

  大港崛起,拥有106公里海岸线的如东沿海开发随之风生水起。中石油投资的江苏LNG项目,捷足先登,2005年启动。它是集国家重点工程、洋口港开发建设的龙头型、骨干型工程于一身,一期投资63亿元,规模为年处理350万吨,年供气48亿立方米;二期供气能力为87亿立方米;远期年接卸量将达1000万吨。2011年5月24日一期投产运营以来,至今已接卸109船液化天然气,总卸载量达1010万吨。

  2015年11月17日,洋口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进入全国246个正式开放口岸大家庭。

  手握打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今天的如东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眼前,而是从世界资源配置、市场分工的角度来谋篇布局。如东可以直接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零距离的“亲密接触”,曾经的东方渔港正在实现向东方大港的华丽转身。而随着黄海大桥、深水航道、海洋铁路、通洋高速、海启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洋口运河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加速推进和相继建成,如东正在从过去没有高速、没有铁路、没有国道的“三无”交通末梢向区域交通枢纽转变,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和江苏沿海开发中,如东这一区位优势必将成为发展胜势。

  看园区平台——

  能级提升,量质并举加速发展

  连日来,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区二期河道北横河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轰作响,工人们正在铺设六角块。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横河全长4263.88米、宽32米,总投资1398.7万元,明年3月底前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以园区为载体,舞起工业龙头。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平台作为沿海开发的关键举措,按照“准确定位、错位发展、打造特色”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六大特色载体平台,并围绕园区载体“软硬功能”提升,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全面加快沿海集疏运体系、载体平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沿海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定位绝不仅仅是在一个地区打造竞争优势,而是瞄准了中国东部沿海和世界市场,随着德国巴斯夫、韩国SK等一批世界级重大新材料、生物医药企业的落户,该区致力于打造东方医药化工产业“硅谷”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彰显。

  以能源、石化、装备制造、物流为产业定位的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借助开放性深水海港的引领作用,与上海洋山港错位发展,力求使进区项目成为紧密衔接的上下游,以促成一个石化、能源、现代物流特色产业链。已经签约的LNG二期扩建、差别化纤维、石材产业园、中石油成品油物流、LNG电厂等项目总投资达到500亿元,港口千亿级产业板块正在加快形成。

  循环经济产业园着力推进再生资源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循环经济展示中心等项目,加快建立“回收—拆解—加工—深加工”衔接配套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迅速做大产业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大科创园核心区、生命健康产业园、智能机电产业园“一核两园”基础设施投入,同步推进创新研发、试验检测等功能平台建设,致力加快产业定向招商和高新科技资源集聚。

  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有力、综合实力强大、发展后劲充足,我县沿海六大载体平台已显现出规模效应逐步扩大、发展能级不断提升、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的喜人态势。“十二五”以来,六大载体平台初步形成了能源、现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生命安全防护、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旅游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沿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工业应税销售超百亿的三大特色产业板块。

  看重大项目——

  加速集聚,“如东制造”走向国际

  11月8日,为期两天的第九届中国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暨首届科技人才节徐徐落下帷幕,1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个高端人才组织、近200名海内外专家,齐聚东疆大地,共襄发展大计。

  本届人才节“成绩单”可圈可点。18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受聘担任“如东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现场发布中关村科技成果40项,书面发布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405项,达成转化合作意向108项;达成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载体、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投融资等各类项目签约共37个。这些项目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

  今年以来,一批实力雄厚的重大项目集群抢滩,在如东大地掀起巨浪,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万吨植物保护制剂,项目占地100亩,总投资8200万美元,建设8条农药分包生产线,新建生产、配套用房23089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已建成3栋车间、1栋仓库、办公楼及公用工程设施,去年8月份竣工投产,预计今年将实现销售约6亿元。

  近年来,我县主攻与沿海重点产业相关联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字号”、“国字头”大企业大集团,着力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的重大项目,并紧紧依托港口、滩涂、区位等综合优势,以大开发吸引大项目,加快推进全县总投资超千亿元的重大项目建设。目前,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二期、台湾中石化产品基地、振戎能源仓储、优嘉化学、小洋口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德国巴斯夫、三一帕尔菲格、大唐恩智浦等10个世界五百强企业项目投产运营。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2014年实现应税销售近130亿元,同比增加24.7%。全县风电装机容量累计已达105万千瓦。

  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的相继投产,沿海前沿区域迎来了收获期。今年前10个月,沿海前沿区域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3.8%,占全县总量的65.6%;完成工业应税销售605.8亿元,同比增长31.8%,占全县总量的82.7%;实现外贸进出口138亿美元,占全县总量的79%。(通讯员 徐旭东 记者 曹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