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盐碱荒地一年就变庄稼田

发布时间:2017-08-15

  “我种地几十年,没见过白花花的盐碱地上还能长出绿油油的庄稼,感觉就像变戏法一样。”6月26日一大早,记者赶到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时,王秀梅正在海边一块试验田里忙着。

  “玉米长势正好,西瓜比拳头大了,大豆刚种下,就等下一个好收成。” 王秀梅说,一年半前,这里还是结满盐霜的荒滩野地,上月底却收割了600多亩大麦。

  不远处,金灿灿的麦穗在海风吹拂下高低起伏,一阵阵麦浪将滩涂“淹没”;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生机盎然。麦地里,两名身穿工作服的小伙正在忙活,他们是华东有色海洋地质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在采集土壤样本,准备带回去化验。

  麦子早就熟了,为何不收?小伙缪源卿解释说,这几十亩大麦将原地打碎后还田,用来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全量还田对于滨海盐碱地改良的功效。“隔三差五就要取土化验,及时掌握土壤水、盐、有机质等含量的变化情况。”

  华东有色海洋地质研究院有着多年盐碱地改良经验,曾联合南通市国土部门,获批国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滨海盐碱地快速改良技术及标准研究》。2015年,应邀试点改良通州湾的4000多亩不毛之地。

  “这片滩涂的盐度比海水还高,连蚯蚓都养不活,改造最麻烦。”在附近一处高地上的两间工棚内,项目负责人、海洋地质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建指着地图告诉记者,因为地势低,又是粉沙质壤土,土壤毛细现象严重;地下水位浅,咸水容易上来;海边蒸发强,返盐相当厉害。

  盐碱地自然改良大约要20年,传统人为改良也需8年左右,才有可能达到耕地水平。“滨海盐碱地改良方法大同小异,但国内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可供参考的统一技术标准。”胡建说,普遍的做法是挖沟和施加改良剂,沧海变桑田,难就难在要兼顾快、好、省。

  胡建带着记者来到一片试验田。第一块田里,一节节被打碎的秸秆掺杂于土壤中;第二块田里,秸秆像席子一样覆盖地面;第三块田里,耐盐作物田菁长得密密麻麻。“地里还有生物质暗管排水、排盐。”胡建介绍,试验发现生物质控盐、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既经济又有效。结合淡水“洗盐”等方法,海洋地质研究院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将500多亩试验田的“盐值”从最高42‰降至3‰以下。今年4月初,中科院组织专家组前来,一致同意通州湾示范区首批500多亩沿海滩涂未利用地通过验收,成为省内首个完成耕地质量评定的盐碱地改良项目。

  目前,海洋院正在研究不同植物在改良地里的生长情况。去年以来,试种了一批大麦、西瓜、田菁、黑麦草、金银花、油牡丹等作物。“地表被厚厚的植物遮蔽,阻止了水分蒸发。”胡建说,农作物既能控盐,成熟后还田,改良土壤结构,还能增肥。如今,验收地土壤的平均“盐值”已降至1.6‰,有机质含量从不足1‰提至19‰,被评定为五级耕地。“我们计划再用一两年,完成4000余亩滨海盐碱地改良。体量之大、速度之快、效果之好、成本之低,全国罕见。”

  南通在滨海盐碱地里“拓荒”并非一朝一夕。如东在滨海滩涂种植沿海防护林,在东凌盐碱地上试种美国竹柳获得成功,水稻等粮食作物也在盐度相对较低的滩涂地上种植成功。这一技术突破,将为全省乃至全国盐碱地快速改良积累经验。

  “省内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平均高达每亩30多万元,如果耕地能够自给自足,盐碱地就成了黄金宝地。”南通市国土局通州湾示范区分局副局长金晔介绍,示范区正着力打造30万吨级海港群,未来在通往“深蓝”的过渡地带,将诞生一片以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旅游科普为主题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

  我国滨海盐碱地总面积达7500万亩,其中,江苏的滩涂面积1000多万亩,并以每年2万多亩的速度自然淤涨。按照省沿海地区相关发展规划,到2020年,新增围垦滩涂面积将达270万亩;远期将新增围垦滩涂面积700万亩,滨海盐碱地蕴藏巨大耕地潜力。

  迎着清凉的海风,记者登高远眺,只见农民们劳作的身影与无边的滩涂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画面深处,一片片绿色正向白花花的盐碱地上蔓延开去……

(内容来源:省沿海办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