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沿海已成为盐城乃至江苏新一轮发展布局的重要增长极。8月5日,盐城市出台《全市新一轮沿海开放开发行动计划》,旨在更好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和沿海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落实全省“1+3”功能区战略布局,实现沿海经济带中部崛起,打造黄金海岸经济带。
新一轮沿海发展,盐城市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和“一张网、一桶水、一部车、一片林、一座城”的“五个一”战略工程,全方位推进新一轮沿海开放开发,加速沿海中部崛起。
近年来,全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国家和省沿海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两聚一高”抓落实,持续推动沿海项目加快建设,突出港口开发为龙头、产业发展增实力、港城建设强支撑、双向开放拓空间、生态绿色立标杆,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沿海地区成为活力最强、增长最快的重要经济板块,沿海地区生产总值五年翻番,每年新增千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占全市半壁江山。
8月的盐城港大丰港区码头,红色桥吊“埋头苦干”,集装箱堆放整齐,这边刚送走一艘货轮,那边又迎来另一艘。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盐徐高铁盐城段施工现场,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大型吊机长臂挥舞,一座座桥梁桩基拔地而起,整个高铁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建设沿海中心城市,离不开基础建设的强力支撑。盐城市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对外构建快速通道,全力推进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青岛方向“5+1”高速铁路网建设。盐城港“一港四区”累计建成21个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五年实现千万吨级增长,2016年货物吞吐量7975.55万吨,增长5.3%;集装箱吞吐量19.65万标箱,增长14.18%,外贸吞吐量2138.92万吨,增长22.56%。
同时,盐城市进一步拓展空港、海港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功能,加密高速公路网,对内提升功能内涵,加快建设市区内环高架快速路网,打造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提档升级5600公里农村公路。扎实推进新水源地及跨区域引水工程,将南水北调源头活水引入千家万户,让盐城500多万老百姓早日喝上优质水放心水。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组团式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江苏沿海现代化、国际化、绿色化、特色化中心城市,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北翼门户。
8月24日清晨,天刚微微亮,盐城国家高新区东山精密电子项目建设工地上,已是人来车往的繁忙景象。总投资60亿元的东山精密电子项目,是盐城市加快转型升级、构筑产业创新高地结出的喜人硕果。如今,盐阜大地处处涌动项目竞相发展的热潮,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为产业强市注入强劲动力。1至7月,盐城市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76个,总投资800多亿元。
近年来,新能源淡化海水、国电投协鑫煤电、中粮肉制品深加工、辉山乳业等重大临港产业项目相继落户盐城,盐城市新能源发电全省领先,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项目数和规模总量全国第一,节能环保、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至2016年底,已有28家一级央企来盐布局投资,设立52家企业,在盐投资项目数达80个,总投资1478.89亿元。
以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为标志,被确定为“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的盐城,迎来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新机遇——全市上下谋势又取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以对韩合作为重点、以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为契机,全面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见事早、工作实,全力打造策应国家大战略的先行示范区。
近年来,盐城市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门户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已成为两国层面的产业合作平台;扎实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建设,加快完善滨海港集疏运体系,布局投资重大产业项目,将滨海新区打造成长三角绿色先进制造业增长极、沿海地区大宗商品集散基地、国家海江河联动发展和海洋经济循环发展示范区;已建成国家综合保税区,盐城开发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盐城高新区获批国家高新区,新增3个省级高新区,与苏南、上海、深圳合作共建的17个园区健康发展,沪苏产业联动集聚区启动建设,创建具有滩涂盐田综合开发特色的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
临港产业欣欣向荣,推动融合发展的开放合作门户日益成熟,带动了港城建设不断加快。
夏日傍晚,漫步在滨海县月亮湾旅游度假区,阵阵海风吹来,椰树沙沙作响,游客们感到惬意舒服;波光粼粼的灵龙湖边,古色古香的路灯长廊错落有致,栩栩如生的飞龙雕塑引来沙滩边玩耍的孩子们欢呼雀跃。截至目前,以滨海港为代表的沿海5个港城累计投资超500亿元,先后建成一批商住、医院、学校、旅游等功能性配套设施,生态宜居的现代港城特色进一步彰显。
开发与保护并行,沿海开放开发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理念。今年5月盐城市正式出台《盐城市沿海岸线利用和保护专项规划(2016-2030)》。到2030年,全市将新增生态保护岸线35.1公里,占总海岸线比达35.9%,满足“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的要求;新增生活岸线30.8公里,占比10.4%,比现状增加了7.3个百分点,充分体现沿海地区“海、城、林”一体的生态特色;新增港口码头岸线108.6公里,占比30.9%,比现状增加了25.9个百分点,进而助力盐城“一港四区”港口群建设,支撑盐城作为沿海中心城市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地位,打造港产群、港口群、港城群和风光带“三群一带”黄金海岸经济带。
一直以来,盐城市始终坚持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和“生态+生态经济”,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严守生态保护、耕地保护、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提高准入门槛,强化源头管控,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节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空气质量提升工程,保持空气质量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港口建设风生水起,临港产业突飞猛进,港城建设日新月异,这些都凸显了盐城近年来沿海开放开发的良好势头,沿海地区正成为盐城活力最强、增长最快的重要经济板块。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市76个沿海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0.8亿元,占年度计划61.5%;省66个沿海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5.7亿元,占年度计划62.3%。22个沿海特色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04.2亿元,占年度计划61.8%。5个港城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占年度计划63.1%。